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陳沖說都更條例應修法

台北市文林苑都更案強制拆遷引發爭議,行政院長陳冲表示,單就法律面而言,北市府和警方都是依法行事;但他也表示,都更條例立法已經十多年,其間經過八次修法,原本立法邏輯已經不完整,應該全面檢討。
     對於都更程序中可能因資訊不對等,導致民眾權益受影響,陳揆表示,都更條例涉及專業,對事件了解程序會導致知識不對等,都更條例中要求必須召開說明會等規定,就是要改善這種不對等情況。
     內政部長長李鴻源昨天說,「這件事是居住不正義的一個表象」。他擔憂若因文林苑個案影響未來其他都更案推行,對國家利益傷害很大,中央將從全面檢討文林苑案過程是否有瑕疵、檢討《都市更新條例》。
     李鴻源說,文林苑案凸顯了都更過程是否能讓民眾有自主權、不被劃進都更範圍;而內政部做為中央主管機關,會與北市府檢討執行過程中是否有瑕疵、王家的權利是否被告知,若過程出現瑕疵,要如何彌補。最後,若過程都合法,內政部將從此案重新檢視《都更條例》,讓法規更嚴謹。
     「文林苑」強制拆除引發都更條例檢討聲浪,陳冲表示,他不清楚全案過程,無法針對此事評論。但從法律面來看,警方當然是依規定行事;而拆遷的決策如何做成,從表面上看,台北市政府也是依都更條例第卅六條規定進行。但他也強調,背後事實如何,他並不清楚。
     陳冲表示,以此案來說,政府機關當然是依法行政,都更條例第卅六條訂得很清楚;且依法律程序,幾次判決都是台北市政府勝訴,縣市主管機關不得拒絕執行,台北市政府也很為難。
     但陳冲也認為,都更條例自民國八十七年立法,其間歷經八次修正;其中第卅六條也經過三次修正,法律整體邏輯已不完整;修法過程中,行政程序法等法律也相繼實施,行政程序的進行已有不同觀念,法律環境演變,應該會有不同想法及作法,應該考慮重新檢討修改。
     陳冲說,他在去年也請內政部就都更條例進行全面重新檢討,檢視是否有修改必要,必須兼顧既達到都更目的,同時也慎重民眾權益,甚至包括公有土地參與都更時的政府權益。
     文林苑事件,行政院長陳冲指出,都市更新條例有檢討必要,營建署長葉世文昨晚表示,將會召集專家學者,全盤檢討都市更新條例,今年內應該可以完成修法,將對可強制拆除民宅的條文,列為檢討重點。

中正區供給逐年吃緊

 中正區—國產局不賣地 供給恐將逐年吃緊( 惟馨週報 759期 )
http://tw.mag.chinayes.com/Content/20120329/4235409a264f42c1841028c8d04aa1f3.shtml
中正區—國產局不賣地 供給恐將逐年吃緊( 惟馨週報 759期 )

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都更的挑戰-文林苑強制執行2

台北市政府於3月28日強勢拆除文林苑「釘子戶」事件,引發注目,文林苑案並非個案,都市更新計畫中,仍有許多案例因補償費談不攏,延宕再三等待解決,政府機關依法行政,顧及絕大多數人的權益,是民主價值的體現,並無不當。過去,都更案的拆除必須得到百分百原住戶的支持,但為免政策難以推動,法律朝大多數人利益的一方修正,民主社會本來就應該有少數服從多數的機制,為了少數人的利益而犧牲多數人的利益,公權力有必要展現魄力。發生抗爭不交屋抵抗公權力的核心原因,事實上與法律無關,而是與大台北地區房地產價格飆高不下有關,許多地主因都市更新而一夜暴富,影響「釘子戶」的正常心態,認為只要撐到底,價碼隨我,置他人利益不顧,這是人心的問題。王姓「釘子戶」要求建商5億元的賠償金,這個行情,超出合理價格不少,王家一度主張惜售、對不動產有感情、建案比較新等辯詞,又與他們確實喊出價格的實際行為矛盾。換句話說,同樣被拆除的住戶,對於行情的判斷就比「釘子戶」差?智商就比「釘子戶」要低?恐怕都不是,拆除事件歷經一定的行政程序,行政訴訟也終審確定,合乎行政和法律程序。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都更的挑戰-文林苑強制執行

文林苑釘子戶傳將強拆 上百群眾抗議與警對峙


中廣新聞網 – 2012年3月28日 上午7:26
延宕近三年的文林苑都更案,因為兩戶王姓住戶,不願參與都更,讓都市更新遲遲無法執行,由於同意都更的住戶達百分之九十五,台北市政府依據都更條例,決定依法強制拆除釘子戶。
王姓住戶的最後搬遷時間到三月十八號到期,北市府隨時可能執行強拆,儘管前幾天北市府遲遲沒有動作,不過昨天晚間,傳出北市府要執行強拆的動作,包括都更受害聯盟等上百人,昨天晚間前往王家聲援,有抗議師生坐在地上、還有的學生用鐵鍊將手鍊起要當人牆阻擋強拆,而抗議群眾到今天(二十八號)清晨持續抗議靜坐,北市警局清晨也出動員警,與抗議群眾形成對峙。至於何時執行強拆的動作,北市府依舊不願回應。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101年台北市公立高中免試名額

101年台北市公立高中免試名額
我們家有9年級生,所以我上了教育局網站查了一下過去幾年的學生統計人數後,整理出了下列資料:
每年台北市公立高中新生人數約18,390人,而台北市國中每年畢業學生數約33,002人,預估大約57%即10,467人會透過免試(3,603),及考試登記、分發(6,864)進入公立高中,因為部份數據係經由網路收集而得,並參考99年PR值,故正確數據仍應以官方發佈之資料為準,本次分析僅供免試申請台北市公立高中學校落點 之研判及參考,如大家有更詳細的分析,歡迎提供建議。



99PR
新生
人數
免試總名額
北市比率(過去3)
北市免試名額
免試
累計
北市其他方式
其他方式累計
北市總累計數
比率%
(33,002
)
建中
99
1,266
176
58.5%
103
103
638
638
741
2.25
北一女
98
1,073
155
58.7%
91
194
539
1,177
1,371
4.15
附中
98
1,053
129
51.9%
67
261
480
1,657
1,918
5.81
成功
97
985
152
49.3%
75
336
411
2,068
2,404
7.28
政大
附中
96
249
38
60.5%
23
359
128
2,195
2,554
7.74
中山
97
956
150
56.0%
84
443
451
2,647
3,090
9.36
松山
97-96
826
255
56.5%
144
587
322
2,969
3,556
10.78
大同
96-95
602
192
60.9%
117
704
250
3,219
3,923
11.89
麗山
95
299
96
76.0%
73
777
154
3,374
4,151
12.58
中崙
95
376
129
62.8%
81
858
155
3,529
4,387
13.29
板橋
94
800
348
9.8%
34
892
34
3,563
4,455
13.50
大直
94
361
126
78.6%
99
991
185
3,747
4,738
14.36
景美
91
778
252
51.2%
129
1,120
269
4,017
5,137
15.56
西松
90
375
126
71.4%
90
1,210
178
4,194
5,404
16.38
和平
94-90
491
168
63.1%
106
1,316
204
4,398
5,714
17.31
內湖
92-90
779
337
65.3%
220
1,536
289
4,687
6,223
18.86
成淵
90
422
141
44.0%
62
1,598
124
4,810
6,408
19.42
中正
88
836
440
56.4%
248
1,846
223
5,033
6,879
20.85
南湖
87-86
615
251
69.7%
175
2,021
254
5,287
7,308
22.14
明倫
87
608
324
55.2%
179
2,200
157
5,444
7,644
23.16
百齡
86
311
102
62.7%
64
2,264
131
5,575
7,839
23.75
陽明
84
495
255
55.7%
142
2,406
134
5,709
8,115
24.59
永春
82
588
336
72.0%
242
2,648
182
5,890
8,538
25.87
華江
82
637
274
31.8%
87
2,735
115
6,006
8,741
26.49
南港
80
367
117
70.9%
83
2,818
177
6,183
9,001
27.27
萬芳
80
405
212
75.0%
159
2,977
145
6,328
9,305
28.19
大理
78
296
172
36.6%
63
3,040
45
6,373
9,413
28.52
育成
75
714
420
67.9%
285
3,325
200
6,573
9,898
29.99
復興
73
827
404
68.8%
278
3,603
291
6,864
10,467
31.72


18,390


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