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看過龍藏經的人可享七世福氣
故宮珍藏的康熙「龍藏經」驚傳遭內賊竊取圖檔。有媒體指出要價一百八十八萬的復刻版「龍藏經」,山寨版只賣十多萬元。故宮及出版商昨天都表示,市面上並未出現盜版「龍藏經」!
故宮強調,外界流傳「永樂大典」、「宋畫全集」遭盜印,是以訛傳訛。「宋畫全集」的出版授權尚在洽談,「永樂大典」計畫出版,但仍在簽呈程序。
復刻版清康熙「龍藏經」斥資近兩億,從拍攝到印製、前後耗時十年,年初剛面世。與故宮合作出版龍藏經的龍岡數位公司負責人趙鈞震透露,銷售迄今「連三分之一的成本都還沒回收」。
「山寨版龍藏經」的消息傳出後,立刻有民眾向故宮詢問自己手上的龍藏經是不是「正版」?趙鈞震無奈地說,「市面上根本沒有盜版『龍藏經』」。
他強調,印製龍藏經的困難度非常高,光是有圖檔光碟是不夠的,要達到出版品質,必經先將圖檔放大一千二百倍,再經掃描、校色等程序;連有卅多年印刷經驗的他,都幾度想放棄。
故宮員工消費合作社總經理何春寰強調,復刻版「龍藏經」為藍黑底印金字,附有雷射保證書、且有龍岡的出貨紀錄編號確保來源,民眾無須多慮。
何春寰指出,坊間所謂一套十多萬元的龍藏經,極有可能是在大陸印製、販售的乾隆大藏經;此經共有一百零八函。
何春寰說,其中卅二函在台北故宮,另七十六函藏於北京故宮,圖檔來源應該來自北京故宮。
全文網址: 圖檔遭竊 故宮:沒有盜版龍藏經 | 故宮珍藏遭盜版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6720859.shtml#ixzz1dqfoHgLT
Power By udn.com
永樂大典
明成祖氣魄宏偉,從他派遣鄭和出洋一事,就可以充分表現出大手筆,明成祖同樣也注意文治,發揚人文精神。
永樂元年,明成祖即位之初即下了道命令,命解縉把天下書合編為一書。
解縉接了這個任務,馬上著手進行。根據原來藏在南京文淵閣之中,五代十國宋遼金元及明初,一共五百多年來累積的『中祕藏書』,依據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理、陰陽、醫卜、僧道、技藝,合為一書,在永樂二年十一月呈獻給明成祖。
明成祖看了,點頭稱好,賜名為『文獻大成』。可是,成祖並不完全滿意,想把天下失散的書全給找齊全,於是又加派姚廣孝與解縉同為監修,又命王景、湖儼等人為總裁;把全國最有學問的人都找來加入編輯群,再調國子監及外郡學生員擔任繕寫工作,總共動員了二千多人,真是聲勢浩大的工作組合。
解縉率領如此龐大的編輯群,不眠不休趕了三年,到永樂五年,終於大功告成,全書共有二萬二千九百三十七卷,共裝成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大冊,命名為『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編成後,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淵閣。永樂遷都後,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宮內的文樓(即文昭閣)裏。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謄寫副本一部,從此《永樂大典》才具有正副兩部,分別珍藏在文淵閣和皇史宬兩處。全書舉凡天文、地理、人倫、國統、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聞異見以及日、月、星、雨、風、雲、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隨字收載。全書分門別類,輯錄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餘種古書資料,大凡經史子集與道釋、醫卜雜家之書均予收輯,並加以匯聚群分,甚為詳備。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學、歷史、地理、語言、文學、藝術、宗教、科學技術等方面豐富而可貴的資料。
有人把明朝的永樂大典比喻為中國空前的百科全書。其實,並不十分恰當。百科全書是一種包括各種知識,分門別類,依一定的順序排列、用簡明文字記載的一種各科辭典的書。但是永樂大典是講到某一類別,譬如天文,就把所有有關天文的書,完全納入其中,而已洪武正韻為目,將各種材料分別納入。
清朝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時,永樂大典還有殘餘的幾千冊。經過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和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永樂大典》遭浩劫,部分被燒毀,部分被搶走,餘者寥寥無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