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國慶日後去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體驗不同的南洋風情,
MALAYSIA麻六甲有鄭和的雕像,荷蘭人英國人也曾經統治過,部分區域仍維持當時建城的原有建築,於2008年7月7日已列入聯合國文化遺產。
鄭和信奉回教,當地回教清真寺屋頂不同於其他地區的造型,是受到中國建築的影響,可見文化對宗教的影響程度不容忽視。
跟據史料記載,鄭和於明成祖永樂三年(1405 年)首次下西洋,並於第七次下西洋反航途中的宣德八年(1433年),於印度西南部海港古里附近去世,前後共歷 28 年之久,期間最遠曾到達非洲東岸。而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時間是 1492 年,庫克發現大洋洲的時間是 1770 年。
鄭和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馬哈只第二子,鄭和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三寶10歲,被明軍副統帥藍玉掠走至南京。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永樂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馬三寶為菩薩戒弟子,法名福吉祥。在靖難之變中,馬三寶在河北鄭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另一說為「燕京鄭村壩」,今日北京東壩村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寶鄭姓,以紀念在鄭州的戰功,並改名為和,史稱「鄭和」。並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
有一條街名叫雞場街,可清楚了解華人在此生活數百年的痕跡,有許多中國廟宇及生活必需的雜貨店如中藥店、金紙店等,店名及門聯都是繁體字確實保留了故有的中華傳統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