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創意城市發展顧問查爾斯.蘭德利2/23~2/25來臺為臺北注入創意城市新思維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邀請國際知名創意城市發展顧問查爾斯.蘭德利(Charles Landry),來臺擔任創意空間策略的諮詢顧問,於2/23~2/25參觀臺北市各創意基地,並提出國外案例和經驗交流,協助臺北制定推動「創意城市」的策略,並以其豐富的經驗提供臺北市相關建議。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處長林崇傑表示,臺北具有豐富自然地理及歷史人文特色,在歷經多次城市空間轉換,融合出臺北特有的城市文化,並已發展出許多具創意能量的生活型態及空間。都市更新處近年更透過許多具歷史意義及地方特色的空間活化利用,推動都市前進的再生基地,提供創新聚落的生成環境,並鼓勵民間團體投入建築基地或更新地區之都市創意活動的產生,作為驅動發展創意城市發展的許多小型據點。
蘭德利是英國文化部任命在亞洲地區進行創意城市發展的觀察研究員,他提倡以想像力和創造力促使城市革新,擔任世界各大城市的都市發展顧問,也是全球暢銷書「創意城市:打造城市創意生活圈的思考技術」的作者,他擅於運用想像力與創意,協助城市順應未來變遷,以文化觀點為核心價值,主張城市文化與特色有助振興經濟復甦,亦可增進信心與自我認同。蘭德利先生擅長協助城市發掘與善用資源,啟發創新及開放思維,進而發揮潛力,針對看似棘手的困境,提供最適當、最具新意的解決方案。
蘭德利曾四度來訪臺北,最愛的臺灣食物是牛肉麵,對於臺北市十年間的變化,覺得很「驚豔」。蘭德利認為臺北正在逐漸轉型,經濟型態從大量製造與生產的勞工密集產業,轉變成知識密集產業,這樣的轉變需要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的大整合,重新對現有空間進行策略性規劃,思考臺北各式各樣的街區,是否能再造與活化,創造另一種價值,擴大臺北的潛力。
都市更新處去年10月曾邀請查爾斯‧蘭德利來參加國際論壇,分享其協助其他城市推動創意都市再生之經驗。延續該論壇之能量,並為推動臺北成為創意城市,今年都市更新處特邀請查爾斯‧蘭德利擔任總顧問,協助於今年透過與臺北焦點團體的討論、跨部門的圓桌會議,瞭解臺北發展創意城市的所需的資源、介面及問題診斷,進而研擬推動創意城市的架構及具體策略。蘭德利先生預計將來台三次,2月23日係今年第一次來臺。
蘭德利先生本次來訪將參訪創意基地,並與本府相關單位以及臺北具有充沛創意能量的團體進行閉門工作坊交流,瞭解臺北的創意能量、資源,提供臺北寶貴的建議和想法,並做為後續的交流導出臺北推動創意城市策略之基礎。
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linsanity
林書豪「林來瘋」是否已成為紐約尼克一哥?林來瘋和安東尼(Carmelo Anthony)、史陶德邁爾(Amare Stoudemire)是否能共存,凝聚為一個整體?尼克過去一周5戰3負,安東尼傷癒復出破壞團隊合作是不是主要原因?
林來瘋發燒一個月,所有關於尼克隊的批評,對於安東尼的質疑不斷,尼克教練丹東尼 (Mike D’Antoni)今天給外界一個堅決答案。丹東尼說:「這對我們整體來說都是一大挑戰,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努力磨合,我們終究可以完成所有挑戰。」
丹東尼認為,「我不認為林書豪和安東尼的融合有任何問題,我也從不看報紙評論和電視分析,我關心的是休息室的氛圍和練球情況,進而去掌握球隊的氣氛,這才是我們要堅決下去的理由」。
「在明星周末來臨之前,我們的節奏確實有所中斷,但那不是安東尼復出的緣故,我們只需要保持自信和堅持下去,就可以找到團隊節奏」丹東尼對於外界評論和質疑進行反駁。
安東尼歸隊第一場比賽,尼克就輸給籃網,外界對安東尼的打法、表現頗多責難。丹東尼認為,「輸球是全隊防守出現問題,跟安東尼復出無關,我們一直保持流暢溝通,林書豪和安東尼、史陶德邁爾可以形成良好搭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堅持下去,把大家融合在一起」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Taipei bridge 2
燈光設計師 看橋梁光雕 2011-8-21
以下為燈光師之專業意見
直得吾人省思
◎ 江佶洋
報載北市及新北市即將聯手將跨越淡水河的十二座橋梁「點亮」!透過夜間照明的增設,掩蓋橋梁老舊醜陋之事實。
敝人才疏學淺,提出幾點供大眾討論與思考:
一、淡水河河面過於寬廣,不像高雄愛河或巴黎塞納河,河的兩岸雞犬相聞,河岸文化相較容易建立與發展。淡水河兩岸,長期被高聳河堤阻隔,加上河面遼闊,根本沒有河岸文化可言。試問,跨越淡水河的橋梁中,每天有多少人在其上漫步呢?那麼,光雕是給誰欣賞的呢?只給開車騎車的用路人嗎?
二、該檢討的是橋梁老舊與醜陋的問題,光是用光雕來包覆,就像一個已經爛掉的食物,再幫它用華麗的外包裝包起來一樣,裡面還是爛的!
三、有人覺得公共工程往往俗不可耐,這事因為有一個採購惡法的存在。台灣的公共工程通常不是設計標(所謂最有利精神標),而是採價格標(最低價者得標)。可以想見,在賠錢生意沒人做的前提下,得標廠商會給你多好的東西?
再者,我們跟法國不同的是,當有重大公共工程要進展時,法國公部門會找設計師、藝術家參與,甚至開放給市民評圖,但是台灣的公部門基於採購法(藝術設計無法量化,故無法估價。花博不就是因為這理由而浮報材料費嗎?因為藝術家、設計師也要付費啊),或是對於藝術美學涵養不夠(根本連找對的人來諮詢都不知道該找誰,美醜不分),又怎能指望即將耗資一億四千萬元的橋梁光雕能有多美呢!
四、不知這工程是否評估過光害對周遭環境的影響,尤其淡水河整治未竟其功,是否有必要先行動工有待商榷。
五、光雕之後呢?當城市的夜晚被越來越多的人工照明遮蓋,原本為了交通安全而設置的路燈呢?除了光雕,這些路燈不能是光雕與安全照明合而為一嗎?橋梁的老舊與造型醜陋,光雕能幫助多少?
光雕,不該只是光雕而已!
(作者為燈光設計師,曾任巴黎西站藝術村駐村藝術家)
以下為燈光師之專業意見
直得吾人省思
◎ 江佶洋
報載北市及新北市即將聯手將跨越淡水河的十二座橋梁「點亮」!透過夜間照明的增設,掩蓋橋梁老舊醜陋之事實。
敝人才疏學淺,提出幾點供大眾討論與思考:
一、淡水河河面過於寬廣,不像高雄愛河或巴黎塞納河,河的兩岸雞犬相聞,河岸文化相較容易建立與發展。淡水河兩岸,長期被高聳河堤阻隔,加上河面遼闊,根本沒有河岸文化可言。試問,跨越淡水河的橋梁中,每天有多少人在其上漫步呢?那麼,光雕是給誰欣賞的呢?只給開車騎車的用路人嗎?
二、該檢討的是橋梁老舊與醜陋的問題,光是用光雕來包覆,就像一個已經爛掉的食物,再幫它用華麗的外包裝包起來一樣,裡面還是爛的!
三、有人覺得公共工程往往俗不可耐,這事因為有一個採購惡法的存在。台灣的公共工程通常不是設計標(所謂最有利精神標),而是採價格標(最低價者得標)。可以想見,在賠錢生意沒人做的前提下,得標廠商會給你多好的東西?
再者,我們跟法國不同的是,當有重大公共工程要進展時,法國公部門會找設計師、藝術家參與,甚至開放給市民評圖,但是台灣的公部門基於採購法(藝術設計無法量化,故無法估價。花博不就是因為這理由而浮報材料費嗎?因為藝術家、設計師也要付費啊),或是對於藝術美學涵養不夠(根本連找對的人來諮詢都不知道該找誰,美醜不分),又怎能指望即將耗資一億四千萬元的橋梁光雕能有多美呢!
四、不知這工程是否評估過光害對周遭環境的影響,尤其淡水河整治未竟其功,是否有必要先行動工有待商榷。
五、光雕之後呢?當城市的夜晚被越來越多的人工照明遮蓋,原本為了交通安全而設置的路燈呢?除了光雕,這些路燈不能是光雕與安全照明合而為一嗎?橋梁的老舊與造型醜陋,光雕能幫助多少?
光雕,不該只是光雕而已!
(作者為燈光設計師,曾任巴黎西站藝術村駐村藝術家)
Taipei bridge
郝龍斌與朱立倫主持跨淡水河系橋梁光雕點燈儀式 見證11座跨河橋梁同步點亮
民國101年元旦,臺北市長郝龍斌昨(1)日晚間至板橋華翠大橋下,與新北市長朱立倫共同出席「跨淡水河系橋梁光雕點燈儀式」,見證兩市間11座跨河橋梁同步點亮。郝龍斌說,臺北、新北兩市互相合作,透過「大臺北黃金雙子城計畫」,未來河岸將是最繁華的區域。
臺北市政府與新北市政府,在100年攜手打造「大臺北黃金雙子城」,藉此帶動區域發展及都市更新,其中「淡水河曼哈頓計畫」為重要的合作計畫之一,在整治淡水河流域同時,除了希望把淡水河變乾淨,也把河川變美麗。延續兩市以往合作經驗,由新北市辦理中正橋、永福橋、福和橋、華中橋、重陽橋、臺北橋、華江橋、萬板大橋、華翠橋、萬善橋及寶橋等跨兩市間11座橋樑「景觀照明美化及改善工程」。
郝龍斌說,他跟朱市長有共同的體認,彼此不分臺北、新北,而是「大臺北都會區」,透過雙方協調配合,雙北的市民才能感受到市政建設的成果。從周錫瑋縣長到朱立倫市長任內,都有具體的績效,如河濱公園就發展得很好,因此他有信心,未來河岸將是最繁華的區域。
郝龍斌補充,點亮橋梁計畫,是他跟朱立倫在去年暑假達成的共識,兩地的工程單位在6個月內完成11座橋梁的光雕,且使用節能環保的LED燈,未來光雕橋在經濟、都更的效益很可觀。郝龍斌也將光雕橋比喻為平安燈、光明燈,他祝福兩市市民平安幸福,未來前途光明。
朱立倫則表示,淡水河是大臺北都會區居民的母親,歷經馬市長、周縣長在治水的努力,讓民眾得以親近淡水河。跨越淡水河的橋梁是兩市市民必經之道,每座橋梁都有光榮的歷史。他期盼淡水河能讓兩地市民感到驕傲,就像紐約的哈德遜河一樣。
隨後郝龍斌與朱立倫主持點燈儀式,炫爛耀眼的LED燈光投射至淡水河面形成波光粼粼的倒影,除了現場的華翠大橋外,主辦單位並以投影幕呈現其他10座光雕橋梁的夜景,讓在場人士驚嘆連連。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徵收地沒當公園 PARK
士林萬寶紡織廠房 徵收地沒當公園 高等行政法院更一審萬寶可原價買回
台北市士林官邸對面的萬寶紡織廠士林廠房,24年前由台北市政府呈報行政院徵收供21號公園使用,萬寶訴訟要求收回;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更一審判決,市府未依核准的計畫期限使用土地,讓萬寶收回對公益沒有重大損害,行政院應同意萬寶以當年被徵收的價額買回。
台北市士林官邸對面的萬寶紡織廠士林廠房,24年前由台北市政府呈報行政院徵收供21號公園使用,萬寶訴訟要求收回;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更一審判決,市府未依核准的計畫期限使用土地,讓萬寶收回對公益沒有重大損害,行政院應同意萬寶以當年被徵收的價額買回。
萬寶可買回的土地共約2300坪,如今地價飆漲,以鄰地的交易價額計算,目前土地價值超過82億元。
台北市公園處科長洪燕萍回應,市府已掌握相關訊息,市長郝龍斌對全案也非常重視,全案仍可上訴,市府方面會等正式判決書送達後,再研議後續處理與回應方式。
市府為興建21號公園,於1988年報請行政院徵收萬寶紡織福林段的土地,計畫時間到2000年6月,但直到2000年3月才完成地上物徵收,趕在計畫時間屆滿前買盆栽、種花草。萬寶不服提起行政救濟,要求以原徵收價買回土地。
行政院及市府一路「挨打」。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前年曾判決萬寶紡織可買回。行政院上訴,最高行政法院發回,要求查明讓萬寶買回,會不會造成公益的重大損害。台北高等行政院更一審仍認為無損公益,二度判決行政院敗訴。
判決指出,萬寶紡織士林廠房鄰近有許多綠地,離外雙溪、故宮都不遠,沒有一定要把這塊地納入士林21號公園不可的公益需求;目前公園裡的植栽等地上物,都可輕易搬動,步道的價值也不高,與土地的價值比較,不成比例。
台北市政府雖指責萬寶找民代影響執行計畫,強調已依計畫期限使用土地,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為,人民本可向民代陳情,市府也有公權可排除抗爭,市府在計畫期限前只形式上動工,不符規定。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北投風華小鎮 tourTown beitou
被美國紐約時報旅遊版網站推崇是臺灣溫泉天堂的「北投」,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濃厚的歷史文化,是臺北市著名的旅遊勝地,其幅員涵蓋北投溫泉、陽明山國家公園、關渡風景區等。
北投得天獨厚的環境,在時代潮流的需求與思古溯源的探尋下,發展為觀光休閒的熱門景點,除了北投溫泉博物館、北投文物館、梅庭等豐富的古蹟人文景點,還有林立的溫泉特色旅館,加上直達的捷運系統、全臺第一座綠建築圖書館及獨一無二的溫泉彩繪捷運列車等加持下,於2011年相繼獲得米其林綠色三星城鎮及美國福斯新聞網的推薦,讓北投成為臺灣最具特色的觀光小城。
因此臺北市政府鄭重推薦「臺北市北投風華小鎮」成為臺灣十大觀光小城之ㄧ,讓這迷人的溫泉鄉成為臺灣的驕傲。
索羅斯 George Soros
美國億萬投資巨鱷索羅斯 (George Soros) 周日 (12 日) 抨擊德國總理梅克爾 (Angela Merkel),警告其採取的政策,恐導致經濟「大蕭條 (Great Depression)」重現。
索羅斯接受德國《明鏡周刊 (Der Spiegel)》訪問時表示,他雖然佩服梅克爾的領導能力,但「不幸地她正將歐洲引領至錯誤方向」。
索羅斯警告,不應以刪減支出方式來解決歐債危機,而應注入資金,「否則將重蹈 1929 年導致美國經濟落入大蕭條的覆轍。這正是梅克爾不了解的地方」。
索羅斯還認為,歐洲不需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援助,也能靠自己處理當前危機。但他批評,提供希臘紓困卻綑綁高利息,是一大錯誤,這也是為何今日該國救不了的原因。
索羅斯警告,若也要求處於財政緊縮的意大利,同樣得支付嚴格高利息,將使其淪落與希臘同樣無可救藥的地步。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林書豪 NBA Jeremy Lin
NBA 林書豪風潮席捲全美,不僅網路上出現「林氏王朝」(Lin Dynasty)、「林可能」(linpossible)等新造字,Google字典更將「Jeremy Lin」列為新的單字「林書豪」。
美國職籃「哈佛小子」林書豪的魅力無法擋,造成網路及美國媒體出現許多以林書豪的姓氏「Lin」的新造字,除了起初的「林來瘋」(linsanity),還有形容林書豪表現神乎其技的「林可能」(linpossible)、「林神奇」(Lincredible),體育網站ESPN甚至以「Lin Dynasty」形容NBA球壇的「林氏王朝」已經到來。
除了網路及媒體充斥有關林書豪的「新造字」外,現在連搜尋網站Google字典中也出現新單字,只要使用者在字典中輸入英文「Jeremy Lin」,中文就會出現「林書豪」。
事實上,Google字典將名人英文名字直接翻譯為中文姓名並非頭一遭,例如使用者在Google字典輸入英文「Jackie」,中文就會出現港星「成龍」;輸入英文「Jacky」,中文就會出現歌手「張學友」。
對於林書豪被列入Google字典,批踢踢實業坊(PTT)的網友表示,「他已經變傳奇了嗎?」、「真的耶,是太多人去改嗎?」、「你叫其他姓林的吉米(應是傑瑞米)情何以堪?」。
影星「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表示,「最棒的地方是紐約給林書豪的關愛和支持,實在太瘋狂了」。
2012年2月10日 星期五
紀州庵 文學森林館 kishuann
紀州庵文學森林
紀州庵,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
古亭捷運站2號出口出站後,循著路幅稍窄,缺少寬闊步行空間的同安街,一路往水源快速道路方向走去,在街尾可見一座天橋,在天橋旁榕樹林蔭處,以鋼骨浪版所圍蓋的建築物,就是紀州庵。登上紀州庵旁的天橋眺望,新店溪自公館方向溶溶洩洩而來,在中正橋前後轉了個彎向萬華方向而去。紀州庵依傍著大河,卻不見水天之遼闊,在堤防內隨著快速道路車輛疾駛的震動,晃動著歲月。
1917年至1928年 ,日本平松家族在新店溪畔興建「紀州庵支店」,包括本館、離屋與別館。本館樓高三層,地面層為鋼筋水泥造、二樓與三樓為木造,二樓是主要出入的門面,以水泥橋連接堤防頂,作為主要迎賓的通道,整個建築物突出在河岸的堤防上有兩層高,從本館的三樓眺望出去,可以見到新店溪的沙洲上的秋芒、堤外的跑馬場與遠方水源地(今公館),整個河岸水景盡收眼底。
「離屋」為南北長而東西窄的長條型空間,可用拉門區隔成五個小的空間,這也就是今日紀州庵僅存的建築物。平松家透過庭院空間的安排,創造了別具風味的飲宴環境,於離屋西側(今鄰同安街一側)營造了一個水池,周圍遍植松樹、山茶花、榕樹、杜鵑,透過花木、石與水等空間元素,離屋東側(今離屋至停車場間草坪)則以一個開闊的草坪空間,讓整個視覺延伸,從兩側不同的空間景觀,創造了飲宴環境的不同風貌。
紀州庵料理屋支店除了臨水岸的建築特色外,在飲食素材上也與新店溪息息相關,其特色料理之一就是隨時節供應的香魚(鮎魚)料理;另外料理屋也衍生出料理之外的經營項目,如「屋形船」,來客可於船上飲宴,並一邊捕撈鮮魚作料理,服務生與藝妓也會隨船服務。待客船返回紀州庵後,客人下船再入店內洗浴,然後繼續召宴。
到了夜晚就是紀州庵最熱鬧的時分,來客絡繹不絕地搭著人力車從城中來此,從堤岸入口進入紀州庵,先在入口處登記,然後開始乘船遊賞或入內飲食,飲宴當中亦可召藝妓共歡。
國民政府接收日本總督府財產後,紀州庵整編為省政府合作事業管理處與社會處的員工眷屬的「第一宿舍」,依職等分配於不同的建築,這也就是小說家王文興在台北成長的住所。
作家舒國治在他書寫記錄台北由水城變成陸城的《水城臺北》一書中,曾這樣勾描記錄了紀州庵:「君不見前幾年才因 火焚而毀的同安街底(緊貼水源路)那一兩幢二層黑色木造日式樓閣房子,顯然六、七十年前建之於此,何嘗不畏於水淹,實是為了憑臨河岸眺賞水景之怡心悅目也。」
無獨有偶,散文家王盛弘在《十三座城市》也曾記下:「紀州庵是日據時代料理屋,原址原有八家,目前僅存一家,旁有民宅一戶,居住環境很簡陋;我透過鐵皮圍籬窺看建物內部,那態勢並非等著要維修,而根本就是放棄了,任其毀損、隳壞,好像不肖兒孫對待癱瘓老人家,只差沒有動手了結脆弱的生命跡象。」
紀州庵與河景間的眺望關係、紀州庵的頹圮、乃至於作家描述討論紀州庵,彷彿都圍繞著這個老房子的外在,而這個老房子究竟是怎麼樣被建造的、作為什麼用途、又是經歷了什麼樣的人為作用至於今日的模樣、而為什麼又會一再地被描述與記錄、甚至紀州庵為什麼被命名為紀州庵,這種種的問號彷彿都無意間暗示了紀州庵這座老房子曲折的身世。
1897年,日軍占領全台的軍事行動仍在推進,然而台北城這頭的各項建設規畫工作卻已展開。那年平松德松在台灣第一份事業:「紀州庵」開業了,在台北這個異地,以家鄉命名自己的料理屋。紀州,約莫是今天日本和歌山縣一帶,位於紀伊半島、大阪市南方,是關西地區南端的一個地方。雖然紀州位處關西,然而紀州庵卻是以關東料理為主,且紀州並沒有特殊的代表料理,細想平松取名的緣由,也許並非是要凸顯料理的地方性,倒是可能想藉由「紀州」一名來緬懷自己的故里,這也可從平松家族自台返日後,仍回到原鄉定居可以窺知。
這座「紀州庵」本店位在若竹町,約是在今天西門町南側,貴陽街與長沙街之間,離西本願寺不遠。剛開業那幾年還可以見到台北城的舊城牆,沒幾年城牆換成了「三線路」,本店除提供周圍隨軍隊移住來台的日人消費,伴隨著城牆改建道路、城內外的交通便利之後,整個平松家的事業也越來越興盛,家中人丁隨之增多。
平松家族自德松起,在台灣共計三代人。先從平松德松的岳家談起,岳家姓「場」,當初平松德松的丈人是隨著領台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以「軍屬」身分來台,在日本場家族的家業為「大工」,已有相當的建築經驗,在日軍占領台灣初期應當是非常需要這樣的經驗。而平松德松在台灣50年期間,共育有四子,長子泰藏、二子榮、三子重雄與四子勝治。戰後離台時,整個家族的第三代都已屆青壯。除了本業料理屋之外,德松的四子勝治也曾經營台灣帝國大學餐廳,這也反應整個家族在台灣發展事業的興盛。根據家族後人對平松德松這位大家長的描述,他喜愛欣賞日本藝妓的舞蹈表演,也熱愛拍照,這也為紀州庵演變留下了不少珍貴的老照片。
平松家的茁壯,伴隨著來台日人增多,料理屋經營蒸蒸日上,許多解鄉愁的飲宴活動也隨之活躍起來,除了陪酒的酌婦外,藝妓表演也從日本「內地」跟著移入,伴隨著淡水河的航運以及都市的擴張,平松家也不再侷限於本店的視野,平松德松決定在川端町(位於今日金門街到廈門街之間,汀州路以南至新店溪畔這個範圍)成立紀州庵支店,就在紀州庵本店開業20年後的1917年獲得營業許可,是今日城南的紀州庵發軔之始。
紀州庵官網
紀州庵
紀州庵,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
古亭捷運站2號出口出站後,循著路幅稍窄,缺少寬闊步行空間的同安街,一路往水源快速道路方向走去,在街尾可見一座天橋,在天橋旁榕樹林蔭處,以鋼骨浪版所圍蓋的建築物,就是紀州庵。登上紀州庵旁的天橋眺望,新店溪自公館方向溶溶洩洩而來,在中正橋前後轉了個彎向萬華方向而去。紀州庵依傍著大河,卻不見水天之遼闊,在堤防內隨著快速道路車輛疾駛的震動,晃動著歲月。
1917年至1928年 ,日本平松家族在新店溪畔興建「紀州庵支店」,包括本館、離屋與別館。本館樓高三層,地面層為鋼筋水泥造、二樓與三樓為木造,二樓是主要出入的門面,以水泥橋連接堤防頂,作為主要迎賓的通道,整個建築物突出在河岸的堤防上有兩層高,從本館的三樓眺望出去,可以見到新店溪的沙洲上的秋芒、堤外的跑馬場與遠方水源地(今公館),整個河岸水景盡收眼底。
「離屋」為南北長而東西窄的長條型空間,可用拉門區隔成五個小的空間,這也就是今日紀州庵僅存的建築物。平松家透過庭院空間的安排,創造了別具風味的飲宴環境,於離屋西側(今鄰同安街一側)營造了一個水池,周圍遍植松樹、山茶花、榕樹、杜鵑,透過花木、石與水等空間元素,離屋東側(今離屋至停車場間草坪)則以一個開闊的草坪空間,讓整個視覺延伸,從兩側不同的空間景觀,創造了飲宴環境的不同風貌。
紀州庵料理屋支店除了臨水岸的建築特色外,在飲食素材上也與新店溪息息相關,其特色料理之一就是隨時節供應的香魚(鮎魚)料理;另外料理屋也衍生出料理之外的經營項目,如「屋形船」,來客可於船上飲宴,並一邊捕撈鮮魚作料理,服務生與藝妓也會隨船服務。待客船返回紀州庵後,客人下船再入店內洗浴,然後繼續召宴。
到了夜晚就是紀州庵最熱鬧的時分,來客絡繹不絕地搭著人力車從城中來此,從堤岸入口進入紀州庵,先在入口處登記,然後開始乘船遊賞或入內飲食,飲宴當中亦可召藝妓共歡。
國民政府接收日本總督府財產後,紀州庵整編為省政府合作事業管理處與社會處的員工眷屬的「第一宿舍」,依職等分配於不同的建築,這也就是小說家王文興在台北成長的住所。
作家舒國治在他書寫記錄台北由水城變成陸城的《水城臺北》一書中,曾這樣勾描記錄了紀州庵:「君不見前幾年才因 火焚而毀的同安街底(緊貼水源路)那一兩幢二層黑色木造日式樓閣房子,顯然六、七十年前建之於此,何嘗不畏於水淹,實是為了憑臨河岸眺賞水景之怡心悅目也。」
無獨有偶,散文家王盛弘在《十三座城市》也曾記下:「紀州庵是日據時代料理屋,原址原有八家,目前僅存一家,旁有民宅一戶,居住環境很簡陋;我透過鐵皮圍籬窺看建物內部,那態勢並非等著要維修,而根本就是放棄了,任其毀損、隳壞,好像不肖兒孫對待癱瘓老人家,只差沒有動手了結脆弱的生命跡象。」
紀州庵與河景間的眺望關係、紀州庵的頹圮、乃至於作家描述討論紀州庵,彷彿都圍繞著這個老房子的外在,而這個老房子究竟是怎麼樣被建造的、作為什麼用途、又是經歷了什麼樣的人為作用至於今日的模樣、而為什麼又會一再地被描述與記錄、甚至紀州庵為什麼被命名為紀州庵,這種種的問號彷彿都無意間暗示了紀州庵這座老房子曲折的身世。
1897年,日軍占領全台的軍事行動仍在推進,然而台北城這頭的各項建設規畫工作卻已展開。那年平松德松在台灣第一份事業:「紀州庵」開業了,在台北這個異地,以家鄉命名自己的料理屋。紀州,約莫是今天日本和歌山縣一帶,位於紀伊半島、大阪市南方,是關西地區南端的一個地方。雖然紀州位處關西,然而紀州庵卻是以關東料理為主,且紀州並沒有特殊的代表料理,細想平松取名的緣由,也許並非是要凸顯料理的地方性,倒是可能想藉由「紀州」一名來緬懷自己的故里,這也可從平松家族自台返日後,仍回到原鄉定居可以窺知。
這座「紀州庵」本店位在若竹町,約是在今天西門町南側,貴陽街與長沙街之間,離西本願寺不遠。剛開業那幾年還可以見到台北城的舊城牆,沒幾年城牆換成了「三線路」,本店除提供周圍隨軍隊移住來台的日人消費,伴隨著城牆改建道路、城內外的交通便利之後,整個平松家的事業也越來越興盛,家中人丁隨之增多。
平松家族自德松起,在台灣共計三代人。先從平松德松的岳家談起,岳家姓「場」,當初平松德松的丈人是隨著領台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以「軍屬」身分來台,在日本場家族的家業為「大工」,已有相當的建築經驗,在日軍占領台灣初期應當是非常需要這樣的經驗。而平松德松在台灣50年期間,共育有四子,長子泰藏、二子榮、三子重雄與四子勝治。戰後離台時,整個家族的第三代都已屆青壯。除了本業料理屋之外,德松的四子勝治也曾經營台灣帝國大學餐廳,這也反應整個家族在台灣發展事業的興盛。根據家族後人對平松德松這位大家長的描述,他喜愛欣賞日本藝妓的舞蹈表演,也熱愛拍照,這也為紀州庵演變留下了不少珍貴的老照片。
平松家的茁壯,伴隨著來台日人增多,料理屋經營蒸蒸日上,許多解鄉愁的飲宴活動也隨之活躍起來,除了陪酒的酌婦外,藝妓表演也從日本「內地」跟著移入,伴隨著淡水河的航運以及都市的擴張,平松家也不再侷限於本店的視野,平松德松決定在川端町(位於今日金門街到廈門街之間,汀州路以南至新店溪畔這個範圍)成立紀州庵支店,就在紀州庵本店開業20年後的1917年獲得營業許可,是今日城南的紀州庵發軔之始。
紀州庵官網
紀州庵
2012年2月9日 星期四
兒童汽車安全座椅 child safty
靖娟:兒童安全埋地雷 大人疏失居多
- 2012-02-09
- 中國時報
- 朱芳瑤/台北報導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票選去年兒童安全十大新聞發現,成人照顧疏忽如同不定時炸彈,若又加上危險環境因素,小生命備受威脅。汽車後座強制繫安全帶的新法已上路,四歲至十二歲以下兒童自八月起也將列入開罰對象,靖娟呼籲家長現在就準備好輔助坐墊,讓孩子能妥善繫上安全帶。
靖娟基金會公布一○○年兒童安全十大新聞,第一名是一名母親讓二歲女兒和十個月大兒子在浴缸玩水,結果小男嬰不幸溺斃。此事凸顯照顧者的輕忽,加上外在環境不安全,危及孩子生命。
十大兒安新聞還包括一名粗心的娃娃車司機將三歲女童遺忘在車上一小時,女童被發現時都快悶壞了。靖娟呼籲家長教導孩子,受困車中時,盡力爬到駕駛座按喇叭求救。
安親班、課輔班以娃娃車接送學童,整車塞成像沙丁魚罐頭的情況普遍,靖娟執行長林月琴說,娃娃車是為三至六歲孩子設計,椅背較低。七歲以上學童身高較高,坐娃娃車時頸部無支撐,一有衝撞,頸椎就容易受傷,不可不慎。
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rainy day
又是一個煙雨濛濛的早晨,很難想像昨天是一個SUNNY DAY。
今天我騎機車上班,到辦公室的途中遇到一位交通警察。
他戴大盤帽,雖然於帽外有一透明塑膠套包覆其外,仍可體會出他在雨中執勤的辛苦。
我於8:30時好奇的問他執勤時間為何,他說從早上7點開始。
我心理想著那時我才剛起床不是嗎?
所以我跟他說了一句肯定的話"辛苦了",他回說"這是應該的"。
我想他應該已經習慣這樣的工作模式了!
我很佩服他們的精神及毅力,
當下的感觸是我的工作不須日曬雨淋,應該要知福惜福,認真的過每一天。
今天我騎機車上班,到辦公室的途中遇到一位交通警察。
他戴大盤帽,雖然於帽外有一透明塑膠套包覆其外,仍可體會出他在雨中執勤的辛苦。
我於8:30時好奇的問他執勤時間為何,他說從早上7點開始。
我心理想著那時我才剛起床不是嗎?
所以我跟他說了一句肯定的話"辛苦了",他回說"這是應該的"。
我想他應該已經習慣這樣的工作模式了!
我很佩服他們的精神及毅力,
當下的感觸是我的工作不須日曬雨淋,應該要知福惜福,認真的過每一天。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