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hollywood dream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Taipei World Design Expo 2011

世界設計大會 in Taipei
這是一次可以展現台北的設計能量
並讓我們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設計能量於國際間的角色及地位
我會帶孩子們去參加 以培養孩子們於生活中發現任何創意好點子的潛能

創意舞台-嶄新設計 台北交鋒
2011-09-24 工商時報 【李麗滿】
2011臺北世界設計大展即將登場,南港展覽館五大主題區首度匯集Toyota及台灣法藍瓷、琉園、無印良品等多家企業的嶄新創意,此外奪下3項金點設計獎的明基友達集團、榮獲台灣百大品牌的納智捷等共58家設計企業,亦將在本展中呈現出與商展完全不同展出型態。

世界設計大展首度在台舉辦,預計9月30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盛大開幕,10月22日起南港展覽館與世貿展1館同步開展,三展區超過1萬4,200坪,為全球首次跨領域設計展。三展區含括設計所有領域:松山文創園區以專業策展人策展,透過氛圍營造讓民眾感受設計的美好;南港展覽館則是邀請企業、政府機關及國際設計組織參與展出,讓民眾見識最新設計趨勢。

南港展覽館五大主題區,其中團體區有來自世界各地43個設計組織、政府機關在此交鋒,規模最大的台北館,以百分百回收廢料再製而成的專利蜂巢型寶特磚打造,明確傳遞台北館對未來的願景。

相較於南港展館中展現出的成熟技術,世貿1館定位為匯集國內外設計師設計創意的創作舞台。「當代設計師聯展」由策展人劉國滄與胡佑宗策劃,由100位對台灣影響最大的設計師,以主題「交鋒」進行跨領域創作。為了營造「創意聚落」的設計氛圍,這次特別在世貿展館中設置100間小房間,除了村落外還有竹林、山丘,彷彿真的走在鄉野之間。

此外會場中另將展示甫獲得2011年日本G Mark設計大獎的新世代燈具,採用東方傳統竹工藝與西方新科技交錯而成,呼應本屆設計大展「交鋒」理念;其特殊的造型變換,從固定式的燈具搖身一變成類似手電筒的設計,亦是產品本身除了材質外的一大特色。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老麵饅頭

饅頭

臺北市南機場附近,老麵發酵的手工饅頭

以前公車司機經過還會停下來買

農曆過年前都要先預訂才買得到

我從小就看到此一神奇現象

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蘇幕遮 ;芳草無情-范仲淹宋詞

蘇幕遮  范仲淹宋詞 小五課外輔助教材 由小鄧 ( 鄧麗君 ) 唱來真是感人

芳草無情《蘇幕遮》范仲淹(鍾肇峰 譜曲)
碧雲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 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 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 追旅思 夜除非 好夢留人睡
明月摟 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新竹農場介紹-旺來有機農場 新埔ORGANIC FARM

新竹一日遊景點-新竹旅遊景點-新竹農場介紹-旺來有機農場
位於新竹縣新埔鎮 鹿鳴里 的旺來有機農場,成立於民國八十六年 ,依山傍水緊鄰宵裡溪;該農場完全以有機農作生產實驗,並兼具農村體驗及生態活動教學,也是蔬菜產銷班、集會、集貨及通路包裝場所。

該農場成立的宗旨,在於回復生態保育, 不要讓耕作的土地,遭受化學肥料、農藥的影響,而自製堆肥的材料,也要先送去檢驗。 其所生產的農產品,除了供應顧客食用,使我們的體內零負擔,也可以減少病變的產生,希望每位食用該農場農產品的人,都能身體健康。

緊鄰青翠稻田旁,有數棟網室和溫室菜圃,可供三五好友齊聚,喝茶、聊天,享受涼風吹拂,遠眺青山綠水(情人谷、宵裡溪),品嚐鄉間美味:放山土雞、客家小吃、有機蔬菜 (現採現摘)等,此等情境,對忙碌的都市人而言,是何等難得的體驗。

這裡有好山好水,近乎是人間的天堂!

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

天下雜誌CommonWealth2011 台北市是5都之中最幸福的城市

全台22縣市 新北市和基隆市最不幸福
更新日期:2011/09/06 15:19 NewTalk 新頭殼

新頭殼newtalk 2011.09.06 謝莉慧/台北報導

《天下雜誌》今(6)日公布2011年22縣市「幸福城市大調查」,依據「經濟力」、「環境力」、「施政力」、「文教力」、及「社福力」等5大面向進行調查,並分為「5都組」和「非5都組」兩大類,結果發現,台北市囊括客觀指標「五力」首位,成功蟬連「5都組」冠軍,是5都之中最幸福的城市;澎湖縣則因「社福力」表現可圈可點,再度摘下「非五都組」桂冠。

該調查在客觀指標與主觀民調上,以權重8比2的記分基礎下,衡量縣市長施政排名成績,聚焦5都15縣市獨特的競爭力(金門縣和連江縣因統計資料不齊,故不列入排名)。

在「5都組」部份,台北市獲得385.1的最高分,成功蟬聯冠軍(去年台北市在「環境力」的表現輸給高雄);高雄市今年獲得273.9分,排名居次;而去年的亞軍台南市今年成為第3名,獲得271.7分。台中市今年拿下239.9分,名列第4;而台北縣在升格為新北市後,僅獲得231.9分,吊了5都的車尾。

在「非5都組」的前5強中,澎湖縣以總分336.3的高分,蟬連最佳幸福城市;另外,嘉義市及新竹市,皆為超過高標300分的優質城市。嘉義市(316.3分)從去年的第9名躍為今年的第2名,成為今年竄升最迅速的黑馬。由新手縣長上任的新竹市(302.9分),活力充沛,也從去年的第5名,晉升到第3名;而第4名的宜蘭縣(299.3分)及第5名的桃園縣(294.8分),也都在新任縣長的帶領下,維持15縣市中領先的佳績。

但在2010年排名第2和第3的花蓮縣與苗栗縣,今年則都跌出前5強的榜單。而「非5都組」中殿後的則是基隆市。

從超過14,300份電訪調查中,《天下雜誌》也發現,在攸關人口流動趨勢的「移居意願」民調指標上,5都因為資源豐富,被視為台灣人最想移居的城市,累計支持率超過5成(55.5%),顯示5都整併之後,強化都市中心主義。其中,政經、金融中心的台北市,以14.2%支持率,成為全國最嚮往的居住城市,高雄市(12.2%)、台中市(11.1%)、新北市(9.7%)及台南市(8.3%),分居第2名到第5名。

而對現有居住城市認同度最高的前5名,則依序為花蓮縣(81.8%)、台東縣(78.1%)、宜蘭縣(77.7%)、金門縣(77.0%)及澎湖縣(76.2%),都是環境宜人的綠色縣市。調查結果也反映出,適宜居住的城市不分大都小縣,而是當地居民對生活的滿意與認同。

《天下雜誌》進一步觀察發現,縣市競爭力排行榜在今年快速洗牌的核心原因,在於該城市是否能掌握在地特色,打造獨家城市品牌,因地制宜、適性發展。

《天下雜誌》指出,台北市能當領頭羊,關鍵在於施政團隊的執行力與軟實力。從硬體建設到人才吸引,從聽障奧運到台北花博,一點一滴型塑國際一流城市的品牌價值。

在「非五都組」的部分,新竹縣展現驚人的「經濟力」能量,以15縣市中最低失業率、都市地價指數最高年漲幅以及平均每人55萬的可支配所得,獲得3.93的平均分數,摘下桂冠。

「環境力」的評鑑上,花蓮縣(3.72分)憑藉傲人的自然條件,平均每萬人擁有19.53公頃綠地面積,將近3個標準足球場面積,今年勇奪第1名寶座。

「施政力」的評鑑上,桃園縣(3.57分)以65.56%的歲入自有財源比、21.8%的地方稅收年成長率以及17,000餘人的淨遷入人口指標的綜合成績,領先其他縣市。

「文教力」的評鑑上,曾擔任台北中山女高國文老師的嘉義市長黃敏惠,積極推動文教活動,平均每人每年出席藝文展演文化活動21.75次,用堅強的數字,堆砌出文教第一的實力(3.60分)。

「社福力」的評鑑上,澎湖縣(3.73分),以高社會福利支出、低自殺率及對獨居老人的優質照護,打敗去年的冠軍花蓮縣,奪得第1。

《天下雜誌》指出,從2011年的調查結果可以發現,「要找到幸福,需先找到獨特的城市風貌」。因此,在不同面貌的城市中,找到獨特的風格,發展出最幸福的城市風貌,將是未來每一位縣市首長,最需重視的課題。

WEF2011 全球競爭力 台灣維持第13

全球競爭力 台灣維持第13
更新日期:2011/09/07 20:29

(中央社記者曹宇帆布魯塞爾7日專電)「世界經濟論壇」(WEF)今天公布年度全球競爭力排名,在142個國家中台灣居第13,在亞太地區居第4,全球及亞太地區的排名都與去年相同。

總結今年的報告,世界經濟論壇創辦人暨執行主席史瓦布(Klasu Schwab)表示,歷經艱難的數個年頭,全球經濟稍稍顯露出自經濟危機中復甦的跡象,但分佈並不平均。

他說,多數的開發中國家復甦力道強勁,甚至有過熱的情況,而工業先進國家仍處於財政脆弱、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困境,沒有明顯的改善。

今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的聯合撰寫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馬丁(Xavier Sala-i-Martin)表示,全球經濟有復甦跡象,政策制定者仍須眼光放遠,留意與強化競爭力有關的基礎項目。

他說,為使復甦力道更穩定,新興開發中國家必須確保經濟發展奠基於生產力強化,對於陷入財政和發展困境的先進國家,必須專注競爭力強化措施,以開創良性循環的經濟成長,並確保穩固的經濟復甦。

今年擠入WEF競爭力排名前10強的國家與去年大同小異,仍以西歐與北歐國家居多,只有去年第12的英國與去年第10的加拿大名次互換。

其中瑞士仍蟬聯第1,去年第2的瑞典與去年第3的新加坡名次對調,芬蘭由去年第7竄升至第4,是競爭力10強中進步幅度最多的國家。

美國由去年第4退至第5,德國則保5失利落居第6,荷蘭從第8進步至第7,丹麥由第9推前至第8,日本則是競爭力10強中退步最多的國家,由去年第6落至第9。

台灣的主要競爭對手,除新加坡、日本、香港外,南韓、中國大陸的競爭力排名落後台灣甚多,其中南韓居第24,比去年再掉2個名次,中國大陸居第26,比去年進步1名。

WEF也分類納入競爭力排名評比的142個國家,其中台灣與歐美等35個先進國家,同列國民平均所得超過1萬7000美元的「創新驅動」(Innovation Driven)經濟體。

而中國大陸則與保加利亞等28國,同列國民平均所得介於9000至1萬7000美元的「效率驅動」(Efficiency Driven)經濟體。

去年WEF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台灣仍與智利、烏拉圭、波蘭和匈牙利等15國,列入由效率驅動過渡至創新驅動類別的國家。

不過,中國大陸的全球競爭力排名已連續2年維持前30,WEF表示,中國大陸仍持續在開發中國家保持領先,且其他「金磚五國」的競爭力排名,如印度第56、俄羅斯第66、南非第50、巴西第53,都與中國大陸有相當差距。

此外,美國連續第3年競爭力排名退步,WEF究其原因,除仍待修整的不健全總體環境外,許多企業主更擔憂美國的機構環境,特別是對政治人物失去公信力以及關切政府缺乏效率。

但今年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對美國有一項正面訊息,WEF表示,自金融危機爆發迄今,美國的銀行與金融機構正出現由谷底反彈的跡象,被評估為較有效能且較為健全。

儘管德國的名次跌出前5,但競爭力排名仍展現歐盟經濟火車頭的實力,反而僅次於德國的歐盟第2大經濟體法國,這回全球競爭力排名居第18,比去年更退步3個名次。

至於飽受債務之苦等待紓困的希臘更落至第90,愛爾蘭、葡萄牙則分居第29與第45,也是債務纏身的歐元區第3及第4大經濟體義大利和西班牙,競爭力排名分居第43、第36。

WEF也點出歐盟邁向振興的關鍵,必須落實強化競爭力的改革,且得由解決失業率持續居高不下及整頓財政著手。

WEF 世界經濟論壇 2011年「全球競爭力評比」

WEF競爭力分數大躍進 台灣8項評比第一
更新日期:2011/09/07 20:55 李憶璇
世界經濟論壇(WEF)今天(7日)發布2011年「全球競爭力評比」,台灣競爭力得分5.26分,是2007年以來最佳分數,111項評比中有37項創下歷史最佳紀錄,其中8項是世界排名第一,
尤其平均每人發明專利數仍然維持世界第一,數量超越美國,都顯示台灣的競爭力在國際逐漸增強。

台灣的世界競爭力評比再創佳績! 世界經濟論壇(WEF)7日發布2011年「全球競爭力評比」,台灣競爭力得分5.26分,111項評比中,超過三分之一的項目獲得有史以來最佳分數,其中有8項評比更是世界排名第一,是繼瑞士國際管理學院(IMD)評比台灣世界競爭力排名全球第六後的另一佳績。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表示,雖然這次評比整體排名仍維持第13名不變,但是很多項評比都獲得了更高的分數,而平均每人發明專利數也保持全球第一,都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她說:『(原音)在111項裡面,有37項評比是創下有史以來最佳紀錄,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是並有8項評比在142個國家中奪冠,這是甚麼第一名,是142個國家的第一名,所以我覺得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這麼小的國家。』

劉憶如指出,今年專利權數、產業群聚、當地市場競爭度、電話線數、瘧疾發生率等8項評比是世界第一,數量一年比一年增加,尤其平均每人發明專利數繼續全球第一,也特別受到世界經濟論壇的讚賞。

不過,劉憶如探究排名未增加原因,主要是勞力市場有待改進,尤其結構成本太高與僵固性惡化問題,都表示勞動市場已經到了非常需要改革的地步。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Liveable City

兩岸三地宜居城市 台北第二


這是見人見智的議題,每個城市都有吸引人的優勢,只要你喜歡居住,那就是宜居城市。台北市吸引人的是有便宜的小吃、便捷的捷運系統、便宜的自來水價、1小時內可親山親水、如至陽明山賞花、新店碧潭、淡水、基隆賞景等,我平時常帶著孩子搭公車或坐捷運就可到達這些景點,我覺得真是天堂呢!

2011-09-01 旺報 【記者楊慈郁/綜合報導】
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8月30日公布最新「全球最適宜居住城市」報告,兩岸三地共有10個城市上榜,其中排名第31位的香港居首,其次是台北,排名61位,與上次排名持平;大陸則有8個城市入榜,排名最好的是第72位的北京,上海則居第79名。

大陸此次共有8個城市入榜,除排名最前的北京外,依序是蘇州第73名,天津第74名,上海第79名,深圳第82名,大連第85名,廣州第89名,青島第98名。台北排名61位,在兩岸三地中僅次香港。EIU編輯說,「台北在多項指標都表現不錯,唯一偏低的是文化與環境項目。」

其餘亞洲國家,日本大阪排名第12,是亞洲最適合居住的城市,東京排名第18,新加坡第51,韓國首爾第58。

網民:香港不怎麼宜居

北京經常堵車,竟然列為大陸宜居城市榜首;香港物價持續上漲,民怨四起,卻居兩岸三地之冠,引發大陸網民質疑。有網友直說:「真扯淡,北京也能上榜。」「開什麼國際玩笑!我覺得香港也不怎麼宜居,這榜不是一般的不靠譜(可靠)!」「調查人員還是住住感受一下為好。」

全球排名 墨爾本稱王

新浪微博(微網誌)網友趙麗萍H138U不解:「為什麼越擁擠的城市最適合居住呢?」網友「羊措雍措」則認為:「台北應當排在香港之前,大陸的第一名也不應當是北京,好幾個城市可以排在北京前面,比如成都。」

澳洲城市此次成績亮麗,前10名中就占了4席,其中墨爾本取代了蟬連10年冠軍加拿大溫哥華,成為此次評選全球最適合居住的城市,雪梨則排名第6,伯斯及阿德萊德並列第8名。其他城市方面,法國巴黎排第16位。檀香山排名第26位,是美國排名最高的城市。英國倫敦則排在新加坡之後,只排第53位。

溫哥華之所以排名驟降至第3,導因於最近間歇性的關閉馬拉哈特主要公路(Malahat),影響從溫哥華到溫哥華島的交通。對此,有讀者頗為不悅,一名讀者在加拿大《環球郵報》網站上寫道:「世界最宜居住城市評鑑報告完全是垃圾。」他說:「《經濟學人》周刊只是在地圖上射飛鏢,射中那個城市,便編造出一些故事」。

EIU針對全球140個城市,在5個領域設定了30個定性定量的要件進行評量,5個領域分別是:治安(評分比重25%),醫療照護(20%),文化與環境(25%),教育(10%),基礎設施(10%)。EIU網站公布的「文化與環境」評分,共分9項目:1濕度/氣溫,2氣候對遊客造成的不適,3貪腐程度,4社會或宗教禁制,5言論審查尺度,6體育活動資源,7文化活動資源,8飲食供應,9消費商品與服務。

這項評比的「基礎設施」領域,只占總評分的10%,「公共運輸質量」只是這一領域其中一項。「基礎設施」其他評比項目包括:道路網質量、對國外交通質量、住房供應質量、能源供應質量、水資源質量、通信質量。